盛夏骄阳,暑气翻腾。和平镇百香果迎来了采收的季节。走进和平台禾闽台融合产业基地,只见翠绿藤蔓爬满支架,一个个浑圆饱满、香味四溢的果实挂满藤条,释放出丰收的“信号”。藤架下,种植户和村民们正忙碌地穿梭于果林之间,娴熟、有序地采摘成熟的百香果,沉甸甸的“果篮子”托起了村美民富的“振兴梦”。 “目前我们基地种植的品种是广受市场欢迎的纯甜黄金百香果‘钦蜜9号’,相较普通百香果,这个品种具有口感好、品质优、产量大、适应性强等特点。”基地负责人邹卫东介绍到。 据悉,和平台禾闽台融合产业基地的百香果种植面积共计180余亩,通过探索“台禾基地+中科院、武汉植物所+台湾企业专家+村民村集体”的闽台融合共富机制,逐步形成百香果产业种植面积规模化、标准化,辐射带动罗前村、朱源村等周边村种植,并为种植户提供专业种植技术指导、病虫害防治、果实回购等,逐步延伸区域百香果产业链。
 和平镇百香果产业不仅为种植户带来收入,还为乡村振兴的深入实施注入新的活力。在产业基地,堆满了刚采摘的百香果,邹卫东与前来务工的村民们协同作业,进行分拣、装箱、打包、装车,销往全国各地。邹卫东表示:“百香果种植的经济效益还是较为可观的,目前我们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种植技术,也不愁销路,今后,想进一步拓展生产规模,带动更多父老乡亲种植百香果,一起走上‘甜蜜’致富路!”精心选育的“钦蜜9号”逐渐在和平“宝地”上“安家”,习习热浪伴着丝丝香甜,一幅幅产业兴、生态美、百姓富的“新画卷”正在徐徐铺开,助力和平镇向高质量发展迈进,为学用“千万工程”注入“绿色动能”。作者:夏雯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