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,一代代坊前村村民平田整地、修路通渠,有了如今坊前村田成方、地成块、路相连、渠相通的广袤良田。金秋十月,作为省级商品粮基地的坊前村稻田里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。“归乡人”邓顺平正带领合作社成员指导收割机进行割穗、脱粒、排草、筛选等工序。从“离家雁”变成“领头雁”,邓顺平走过了十载春秋。2013年,在外打拼多年的他,在一次返乡过程中看到村里的制种产业十分红火,便起了回乡发展的念头,积极投身制种事业。
邓顺平说:“返乡创业初期,我就遇到了不少瓶颈和困难。多亏了镇里的科特派和隆平高科技术员指导,才逐渐上手,并越干越有劲啦!”
2014年,邓顺平在首种成功后,牵头成立了禾顺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。
“开始推广时,村民们都认为制种扬花、除杂等关键步骤需要大量人工,成本较高,存在种植风险,因此不少人都在观望。”邓顺平说。

近年来,这位“归乡人”又增添了几个新身份,不仅是村里的“制种专家”,还是肖家坊镇的人大代表,2023年获评“南平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”。当初10个人的合作社,现如今社员已经有500多个,种植面积也从1500亩增加到如今近8000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