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高山云雾茶”自宋代以来就非常有名。当时,在建阳有一位出身于书香之家,博学多才,能文工诗且研究贡茶的人叫熊蕃(fan),人称“独善先生”。他得知熊天乙发展竹业带动茶业的事迹后,便到洋半天帮助指导种植茶叶和生产加工贡茶。南宋至明朝中叶,这里还设有茶叶制造局,每年招工采摘、加工茶叶上交官府。元朝大德五年(1301年)邵武府总管(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)高久住,在调到武夷山开辟御茶园之前,就对洋半天的茶有过研究。他到了武夷山监制武夷贡茶后,又对洋半天高山茶的监制有过指导,所以洋半天的茶也曾被称为“久住茶”。2011年,在厦门举办的全国茶博会上“洋半天高山云雾茶”更是荣获金奖。

在张厝乡,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,更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体现。干部群众围坐桌子旁,嗑着瓜子、吃着水果、喝着清茶,共话村事,是自古以来张厝祝岭村的常态。一杯茶,可以让大家平心静气地讨论事情;一杯茶,可以将一些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;一杯茶,可以凝聚出团队的智慧。吃茶会吃出不同滋味,或许是“苦”,或许是“甜”,干群品“苦”而知苦、解苦,干群品“甜”而知甜、乐甜,才是干群之间最好的样子。

近年来,张厝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关于“三茶统筹”的重要指示,聚力打牢乡村全面振兴的产业基础,努力实现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、富裕一方百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