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为了整合零散资产,形成聚集效应,洪墩镇精心管好用好资产“家底”,挖潜增效,分类施策,将“包袱”资产变成了“活水”资源,为辖区经济植入新引擎。


如何充分发挥各类资源资产的价值,洪墩镇水口寨村及时转变思路,将闲置厂房经营权转为村级所有,对外招商引资,引进生产圣诞球企业,实现租金收入第一年18万元,后逐年递增。占地6400平方米的低效资产重新焕发生机。“自从闲置厂房改造后,电路排水管等重新装修,美观大方、条件完备,又地处省道边,还装修了办公楼和宿舍,我们租赁来,方便很多。”租赁方陈总喜悦地说。
洪墩镇严格把控固定资产新增的“入口关”和资产处置的“出口关”,建立信息管理“一张表”,对利用范围广、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,优化资源配置。经过盘点,梳理辖区关停企业闲置用地,结合竹木加工产业发展规划,引进瑞森竹木等企业2个,实现21亩厂房“腾笼换鸟”。目前,企业已落地投产,预计产值1000万元/年。“我们不仅盘活了闲置低效资产,还引来新投资、新项目,激发了经济潜力。”洪墩镇副书记陈陪斌信心满满地说。

近年来,洪墩镇将资源资产的二次开发、多重利用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,充分发挥资源资产效益,持续释放潜力与活力。通过土地农转用审批,整合闲置耕地0.18亩,启动“河坊酒·共富工坊”项目。投入2万元,探索在闭库尾矿库上覆盖红土,以“小面积试种+大面积播种”的方式种植经济作物,实现旧矿复垦。为洪墩镇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,也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,真正让“闲置地”变为“生金地”。作者:邹璐